我,许德义,生于光绪八年十月初七日(1882年11月17日),在京剧武净演员的行当中,我有着一段不短的艺术历程。我的父亲是“奎派”老生许荫棠,而我的兄长则是名为许钧增的人物。在《道咸以来梨园系年小录》中记载,我自幼便在福寿班接受学习,并且精通武净戏路。我与前辈武净范福泰有师兄弟之谊,在杨小楼班的地位仅次于钱金福,这说明了我在那个时代内功深厚、实力强劲。
我曾与杨小楼及梅兰芳搭档成立崇林社,在《群强报》上登载的戏报中,我们和钱金福的名字并列,这显示了我们在戏班中的重要性。我还曾跟随谭鑫培学习,对他的艺术有着极高的敬意。在他搭班时期,我除了陪伴他演戏,还常常担当送客武戏,如《贾家楼》等。在谭鑫培看来,《铁笼山》这样的剧目也适合我表演。
1936年后,我又加入了杨小楼的班,与他一起主演多出色的武花脸角色,如《挑华车》的兀术、《战宛城》的典韦、《长坂坡》的张飞等。不过,有些角色如《落马湖》的李佩、《恶虎村》的濮天雕,则由刘砚亭来饰演。此后,杨小楼去世后,我又加入了张君秋的谦和社,与孙毓堃共同上台。
此外,我还曾跟随荀慧生的班,其中包括荀慧生的亲戚吴彦衡,他主演了一些大型剧目,如“八大拿”、《挑滑车》,而我则负责配角和一些正工戏,如《火判》、《金沙滩》等。我的表演风格以勇猛见长,英气勃勃,而且对脸谱技艺也有独到之处,以庆春圃为师,从而掌握了一套独特的笔法。
晚年的生活并不容易,无奈之下不得不兼顾文腔扮相。代表作品包括《收关胜》(关胜)、《嘉兴府》(鲍赐安)、《金钱豹》(金钱豹)、以及其他许多经典剧目。这其中尤其以扮 演杨七郎一角最为人称道。他所展现出的活泼可爱,以及身段优美,都成为了观众津津乐道的话题。此外,《贾家楼》的唐璧、《八大锤》的严正芳以及青石山关平这些角色,也是我擅长领域之一。
作为一个京剧表演者,为人直爽、倔强,对待艺术极端负责,不论是在台上还是台下都从不懈怠,每一次舞台上的表现都是全力以赴。而关于一次因为台板不平导致脚脖子晃动的事故,更被传颂成为梨园佳话,即使自己因内疚深感痛苦,也未能阻止这件事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