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年秋天,日军的疯狂扫荡摧毁了周家的家园。周济凡怀着满腔的国恨家仇,他投身于抗日救亡的战斗中。在1943年,当日军发起了对苏中四分区的大规模清乡行动时,周遵循党的指示,留下来与敌人斗争。他带领着武装民兵,在伪军占领区内不懈地捕捉汉奸和特务,还曾多次化身短枪手,潜入五福桥、二甲镇、新市场等地,与敌人进行敢死冲锋,使得日伪军都不敢轻易下乡抢粮抓人。周济凡的人生简朴,他用省下的零花钱帮助困难同志,并在战斗中始终以身作则赢得大家的信任和尊重。
然而,在1944年的3月20日,当他去同兴乡传达区委会议精神时,被叛徒告密,被百余名伪军包围并俘虏。面对酷刑折磨,包括烧红铁丝穿肤、注盐、火油棉花烧烫等残忍待遇,周济凡坚定不移,不屈服于敌人的威胁。他在被折磨昏迷后,每次醒来都用沙哑的声音唱起《国际歌》和《新四军军歌》,直到最终慷慨就义,用自己的生命为抗战事业增添了一份光荣。在他的牺牲之后,当地人民将同兴乡更名为济凡乡,以纪念这位年仅21岁却有着伟大精神的小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