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皇室对公主婚配有严格规定,原因在于防止外戚干政。为了削弱大臣和武将通过联姻来影响朝政的能力,明朝皇帝下令禁止官宦子弟与公主结婚。因此,公主们往往嫁给平民,这样既能避免外戚干政,又不让他们利用婚姻来控制政治,从而减少了抢班夺权的风险。
自洪武至崇祯时期,虽然宦官干预政治的情况依旧存在,但外戚干政已被有效地遏制。作为宫廷中的宝贝儿女,对她们的选择自然极为慎重,每次都是精挑细选、风光显赫的大嫁。于是,一些平民男子竞相争取成为驸马爷,在明代社会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现象。
由于当时政府与民间隔阂,加上皇家高居一方,如何评估驸马爷,也成为了一个难题。在没有科学鉴定手段的情况下,只能依赖口碑传播和推荐来判断驸马爷的品质好坏。而最有可能介入这场撮合的人,就是离皇帝最近、最信任的人——宦官。如果遇到品行端正的宦官,他们会尽心帮助;如果是贪婪的小人,则会从中牟取私利,为骗子提供机会,使得诈骗公主的事频发。
这些事件在明代屡见不鲜,如同历史上的奇闻趣事,让后人叹为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