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扩(1168年11月19日-1224年9月17日),临安府钱塘县(今浙江杭州)人,南宋第四位皇帝,是宋光宗与慈懿皇后李凤娘的次子。出生于恭王府邸,赐名赵扩,以鼠为属相。淳熙五年(1178年)十月封英国公,淳熙十二年(1185年)三月封平阳郡王,再进封嘉王。绍熙五年(1194年),被立为皇太子,不久即位。
在赵汝愚、韩侂胄等大臣的拥戴下,即位改元庆元。在其统治前期,由韩侂胄把持朝政,而后由史弥远和杨皇后控制。面对两次宋金战争的问题,他表现出了摇摆不定,但他平时虚心好学、生活节俭,并善于听取臣下的意见,使他成为一名忠厚之主。
赵扩的人物生平早年的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他出生那天夜晚,就有祥光绕室传说,而且他的母亲李皇后梦见一个大太阳坠落到庭院里,用手承接它,从而怀孕有娠。
在内禅登基过程中,大臣们通过外戚韩侂胄从中连络,获得吴高宗支持所造成的宫廷压力逼迫宋光宗让位。在举行祭礼时,太上皇宣示宋光宗禅位诏,让弟弟嘉王赵扩即帝位。这一事件史称“内禅”。
当权力的争夺进入高潮时,一些重要人物如朱熹因与宦官韓信胄不和而遭罢官,这种情况导致了一系列政治清洗,在“庆元”期间禁止道学,将理学定性为伪学,对许多知名人士进行打击。此外,还发生了岳飞案件的重新审判,并最终追封岳飞为鄂王。
随着战事失利,加之国内外形势变化,最终在开禧二年的北伐失利之后,与金朝签订了屈辱性的“嘉定和议”。这场战争以南宋战败告终,而此后的岁月里,南宋的人口、户口均达到峰值,同时江南禅院五山十刹的地位得到了官方认可。
尽管如此,在历史长河中,有关赵扩的一切仍然是我们学习深刻教训的一部分,他作为一个君主,其能力并不十分出色,但却展现出了某种程度上的忠厚之德,是一个值得我们反思的人物。此外,他在任内推崇儒家文化,对儒家思想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为整个社会文化环境带来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