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宋朝,后人往往难以平静地对其进行评价。北宋时期曾经繁荣昌盛,然而也遭受了无数的苦难和屈辱。当年金军入侵,靖康之乱留下了深刻的历史耻辱。在那场灾难中,宋徽宗的大部分家眷都被俘虏,只有他第九个儿子赵构幸存。随着金军撤退,旧臣拥立赵构为宋高宗,并建立了南宋。

尽管如此,赵构作为皇帝,却缺乏君王应有的气概和威严。他听闻金兵寻找他的消息,便四处逃窜,这些逃避行为甚至导致了他失去生育能力。没有继承人的皇帝自然无法选择自己的继承人,因此赵构不得不选养子。但是,他为什么要选太祖的子孙而不是太宗的后人呢?

选择太宗一系可能会带来潜在威胁,因为历史上曾发生过“濮议”事件,当时北宋仁宗未有嫡出子嗣,便将光绪公主之子收为养子,即英宗。这引发了一系列斗争,最终结果未知。不过,即使是濮王家族强大,也不能忽视太祖一脉带来的威胁。传言说,“太祖之后再得江山”,这话在赵构登基后被广泛传播,加剧了对安定郡王系势力的削弱。

为了证明自己选择太祖后的理由合理,赵构借助孟太后的托梦故事,使自己的决定名正言顺。而孟太后因支持旧党先後废立多次,在靖康之乱中成为唯一活下来的妃嫔,她的地位在南宋极具尊贵,因此她的意愿对于朝廷至关重要。

总结来说,尽管赵构治国无方,但在选养子的问题上,他显然考虑周全,从历史教训中吸取经验教训,以防止未来出现类似的情况。此举虽然表面看起来是在尊重先辈,但实际上却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不惜牺牲其他势力,以确保新生的皇权不受挑战。在这个过程中,他完全忽略了国家长远发展,而只关注于短期内能否稳固自己的人身安全与政治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