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宋朝,历来人心难平。北宋的繁华与金人的入侵交织,靖康之乱留下了深刻的阴影。徽宗的家眷遭遇悲剧,只有赵构逃脱了被俘的命运。在旧臣努力恢复秩序后,他被拥立为宋高宗,建立南宋。然而赵构缺乏君王气概,在金军追寻时连忙逃窜,最终失去了生育能力。这使他无法自选继承人,因此不得不选择养子,但为什么偏要选太祖的子孙呢?

选择太宗后的养子可能会带来威胁,就像过往“濮议”事件中,仁宗无嗣,便收赵光义曾孙为养子,而英宗却希望追封其父,这引发了一系列争斗和反对。此外,太祖系后人似乎没有直接威胁,当年预言太祖后代再得江山,也被宣扬增添了赵构铲除威胁的心理。

为了避免危机和清除潜在敌手,赵构极力削弱安定郡王系势力,将养子的决定交由赵令旷处理,以便自己脱身责任。而他最终选择两个地位低微的人作为养子,并给予他们新的爵位作为回报。

尽管如此, Zhao 构需要合理化他的决策,因此借助孟太后的托梦故事,使自己的选择合情合理。他利用孟太后的影响力和信任度,让人们相信这是出于她的意愿。当孟太后去世,她的地位仍然受到尊敬,这个故事也成了赵构维护皇权的一个有力的理由。

笔者认为,即便是皇帝也应负起更多责任,不仅仅是享受安逸生活。然而,从他的选择养子的方式看,他确实是在考虑如何稳固自己的统治地位而非真正关心国家兴衰。不过,他之所以能做出这一系列决策,是因为他知道如何利用手中的资源、权力,以及历史上的某些传说,为自己的行为提供正当性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