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尘埃滚滚而来,掩埋了无数的辉煌与奢华。我站在时间的河流边,感受着那些风流人物留下的话语。他们知道,从炎黄帝到现在,在整个人类历史面前他们有如历史尘埃中的一叶孤舟。但他们都渴望触摸那历史的脊梁。他们的生命不是永恒的,但他们的精神是永恒的,历史是伟大的,也是渺小的小。

说起古代皇帝,我想我们都非常熟悉,他们也是掌握着天下的命脉,也是被称之为九五之尊。我就拿秦始皇来说吧,当年灭六国、统一天下,建立了秦朝,本来秦朝发展得非常好,可是在秦始皇死后,宦官赵高鼓动胡亥登位,并且设计赐死扶苏,导致了秦二世胡亥上位后荒淫无道,最终导致了秦朝覆灭在他手。刘邦起义称霸天下,建立汉朝,可为什么汉代皇帝叫“帝”,而宋朝皇帝叫“宗”呢?两者之间有什么不同呢?

咱们先来说一说历经沧桑的大汉帝国,都有哪些被尊为“帝”的人,如武德篡夷后的汉武帝、晋室衰败时期即位并重振江山的大晋武帝,以及隋炀大业所建成但最终失败的大隋炀帝等等。在唐朝之前,这句谜一样的话语——"七庙"是什么意思呢?它意味着不管这个王朝多么辉煌,只能享受七个祖宗庙号,那么什么又是庙号呢?它代表的是开创这段辉煌史的人物,即开国之君。

然而那些被尊为“帝”的人只是一个名誉头衔,而这个头衔就是根据其对国家和人民做出的贡献评价,比如西汉第二位君主刘盈,他谥号为"孝惠",因为在当时汉代以孝道自诩,所以他的谥号中自然要带上孝字,所以史书里就称作"孝惠元圣"。可是到了宋朝之后,却开始出现新的变化——所有的人物都成了呼唤中的名字,就像明初大将朱棣,被赞誉为:“弘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听起来既宏大又繁复,这样的名号谁也记不住啊。

因此从宋以后,每一位新任上的皇家成员都会被冠以“宗”这一名词,这样既可以让人们轻易记忆,又能够体现出家族间相互连结和继承性的重要性。这句话里的含义就是:这个家族由老祖宗创立,现在我只是守护者,而守护者的死亡后,我们会祭祀太祖,让后人的心中铭记牢牢守住这片领土。而这样的做法同样强调了一种传统文化和血缘联系的心理需求,它让每一个臣民都感觉自己跟最高权力中心紧密相连,不论身处何地都是家乡,因为那里有我们的共同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