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之后,权力交接并未引发血腥冲突,但他能顺利登基为帝,并非无缘无故。他的太子李承乾和二哥魏王李泰都曾对皇位有过贡献,如果没有他们的牺牲,李治可能难以成为唐高宗。
唐玄宗之后,唐肃宗李亨在安史之乱中私自称帝,其行为等同于篡位。在此后,宦官在帝位继承上越来越占据重要地位。从唐代宗到德宗期间,不仅宦官干预了政事,还影响了君主的选择。
至于最后一任皇帝唐哀帝李柷,他的登基更是由奸臣蒋玄晖扶持。蒋玄晖原本是朱温的心腹,在朱温派人杀害昭宗后,他假传圣旨,将年幼的李柷立为新君。这名义上的傀儡君主连自己的年号也无法决定,只能沿用前任皇帝的天祐年号。
然而,这种局面最终导致了帝国灭亡。在这过程中,有两位关键人物不得不提:一是在安史之乱中自立为帝的人物——肃宗;另一个则是德宗。在肃宗之前,宦官虽然能够获得一些权力,但由于缺乏军事力量,他们在政治中的作用有限。但当宦官如鱼朝恩、辅国、元振掌握军权时,他们的地位和影响力就彻底改变了,从此宦官几乎成了决定谁能成为下一任皇帝的事实标准。
随着时间推移,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了哀帝被拥立前的末期,那时已近乎不可逆转地走向覆灭。正如《资治通鉴》所记载,“王守澄、张延光皆得罪而死”,这样的悲剧重演,不断削弱着帝国的根基,最终导致五代十国时期战乱频仍,而不是平静统治下的盛世。此番考量历史,我们不禁感慨:即便是在风雨飘摇的大时代背景下,那些被认为“美”的女性,也未必能够阻止一次次关于权力的争夺与斗争。而那些真正掌控命运的手,是常常隐藏在幕后的暗影之中,或许只有那样的角度才能看到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