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来探究历代唐朝皇帝的顺序及其登基过程,看看他们如何在权力游戏中生存下来。

首先,我们要谈的是太宗李世民之后的高宗李治。虽然没有发生血腥篡位,但李治能否成为皇帝并非易事。他的兄长们,如承乾和魏王李泰,都曾有机会争夺皇位。如果不是他们的牺牲,可能连高宗都难以登基。

接着是玄宗之后的肃宗李亨。他在安史之乱中私自称帝,这种行为本身就可以被视为篡位。在他之后的是代宗李豫和德宗李适,他们的继位虽然没有直接暴力冲突,但宦官在后台操控着大局。此时,宦官已经开始显露出对帝国政权有不可忽视影响力的野心。

昭宗之后的是哀帝李柷,他的登基更多是一场政治斗争胜利,而非真正意义上的选举。当时的大臣蒋玄晖扶持他上台,并假传圣旨。这一系列事件显示出当时宫廷内外权力的真实分配,即便是最弱小的小丑,也能够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最后,我们不得不提到两位关键人物:肃宗和德宗。前者通过信任宦官而失去对军队控制,从而使得这些宦官掌握了军政大权;后者则是在这种背景下继续加强了宦官势力,使得整个帝国走向了一条无法挽回的地步,即宦官几乎成了决定新君是否能够上台的人物。

总结来说,尽管理论上主张天子管仲,但实际情况却常常被各种利益集团所左右。在唐朝这个例子里,无论是由谁来担任最高领袖,其位置往往并不稳固,而且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内部斗争甚至偶然事件(如诸侯叛变)的影响。而随着时间推移,这种状况愈发严重,最终导致了唐朝衰落的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