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皇室对公主婚配有严格规定,原因在于防止外戚干政。为了避免大臣和武将通过联姻来影响朝政,甚至夺取皇位,明朝的帝王们下令禁止官家子弟与公主成婚。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切断外戚对政治的可能影响。

从洪武到崇祯,一直到宦官干政的情况才逐渐缓解,但外戚干政却被有效地遏制了。作为国之珠宝、掌上明珠,公主们的婚事自然受到极大的重视,每一次选择都经过精心挑选。

民间男子梦想成为驸马爷,这在当时成了一种独特风尚。但由于官府与民间隔阂,加上皇权至高无上的特性,使得如何评判驸马爷,以及如何推荐驸马成了一个难题。在没有科学鉴定手段的情况下,只能依靠口碑和推荐来判断一名驸马的品德和能力。

因此,最有可能为皇家提供媒人的通常是身居要职且亲近帝王的人——宦官。当遇到品行端正、忠诚可靠的宦官时,他们会全力以赴帮助公主找到理想丈夫;但若遇到只顾眼前利益的小人,那么他们就会利用自己的权势谋取私利,这就为那些骗子提供了机会,让一些不守规矩的人通过贿赂或其他手段骗取皇家的青睐,从而诈骗嫁入豪门。

这种现象在明代非常普遍,可以说是层出不穷,并留给我们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