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记载,常羲被尊称为“女和月母”,其职责在于调和阴阳。这是因为中国传统的历法,既是阴阳合历,又是太阳与月亮运行规律相结合的产物。这种合理安排使得农民能够根据季节来种植作物,并且知道何时进行农业劳动。而这项任务并非简单易行,因为太阳一周公转大约需要365天,而月亮绕地一周仅需28天,这就导致了日月运行周期不齐的问题。如果不加以调整,就会出现季节与月份严重错位的情况,比如春分可能出现在二月,而过几年后可能会落在三月。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古人采用了置闰的方法,即每隔几年在一年中增加一个额外的月份,这个额外的月份就是所谓的闰月。这样做可以确保阴历中的十二个 月能够与阳历中的四季保持一致,从而保证日常生活和农业生产顺畅进行。

常羲作为制定阴历之神,被赋予了调和宇宙秩序、维护时间流逝正确性的重要职责。她必须保证阴阳之间的平衡,以免造成时间混乱。在《山海经》的记载中,有这样的描述:“有女和月母之国……处东北隅以止日月,使无相间出没。”这里提到的“东北隅”指的是岁末时期,当年的所有活动都累计到这一刻,因此设置第十三个闰 月,使得日夜运行达到同步状态。这正体现了常羲调和宇宙秩序、创造世界纪律的一面。

因此,她被誉为“女和”、“调和者”,她的存在对于维持世界秩序至关重要,是创世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