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钦宗:北宋末代皇帝,赵桓统治者
元符三年(1100年),赵桓出生于坤宁殿。初名赵亶,封韩国公,次年六月晋爵京兆郡王,大观二年(1108年)晋爵定王,政和五年(1115年)立为太子,宣和七年(1125年),拜开封牧,不久受宋徽宗禅让登基,改元靖康。钦宗与徽宗听信奸臣谗言,罢免了李纲,金兵围攻汴京,却无力抵抗。靖康之变时被金人俘虏北去。
南宋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驾崩于燕京,上谥号“恭文顺德仁孝皇帝”,庙号钦宗。
早年的经历
赵桓是宋徽宗赵佶的长子,是高宗赵构的哥哥,他的母亲是显恭皇后王氏。他在宣和七年的十月,即位成为北宋第九位皇帝,在位仅一年三月,其父徽宗在他即位前不久就已经被废为庶人。
临危之际
当金军逼近开封时,他听从了宰相白时中的劝告,并计划逃往襄阳。但是在李纲坚决反对的情况下,他最终决定留下来抵抗金军。在这段时间里,他任命李纲为东京留守,将其全权负责保卫东京,但最终仍然决定离开开城,而不是坚持留下来抵抗敌人的进攻。
靖康之变
靖康元年的正月,当禁卫军整装待发并准备护送他逃离都城时,他们拒绝离开,因为他们认为应该保护家园而不是追随他们的君主。当夜间,一些大臣再次劝说他逃离,但他最终决定留下。然而,这一决定未能阻止战争的爆发,以及随后的战败和俘虏。此事件标志着北宋灭亡的一刻,也标志着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从中唐到南渡以来的分水岭。
死因及后事
据《大宋宣和遗事》记载,在绍兴二十六年的六月份内,就有传闻指出钦宗与辽天祚帝耶律延禧前往比武比赛期间遇难。这两个故事各自有其不同的来源,但均表明了他的死亡是突然且悲剧性的。而他的陵墓位于永献陵,现在位于河南省巩县附近。这座陵墓曾多次遭受自然灾害,如泥石流等破坏,因此它的地理位置一直是一个争议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