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亶甲,商王太戊之子,名整,字子整,是商朝第十二任君主。在其兄外壬去世后,他继位成为新一任的商王。河亶甲在位期间,面对国家的衰落和内忧外患,他做出了一个重大决策——将都城迁移到相(今河南内黄),以此来缓解王族内部的矛盾并改善国势。
据史书记载,在河亶甲三年时,当时商朝得到了方国大彭国的大力支持,使邳国归顺了商朝。四年间,他发兵征讨东方部族蓝夷,并成功地平定了叛乱。此后,他又命令彭伯、韦伯率军征讨班方,最终使得班方臣服于商朝。
随着时间的推移,河亶甲九年病逝,其子祖乙继承了皇位。他在位期间,对于解决国内矛盾和稳定国家秩序有着重要贡献,为祖乙复兴打下坚实基础。
关于河亶甲的葬地,一说是相,即今河南省内黄县境内;二说是汤阴;三说是在殷附近。这三个地点中,有关安阳的一说最为流行,但随着考古学研究,该说的可信度逐渐降低,而“内黄说”则被认为是较为合理的一个选择。不过,由于历史记载中的不一致,以及缺乏确凿证据,这个问题仍然是一个谜题。
至今,我们对于河亶甲所居之地——相,都还存在很多疑问。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在洹北花园庄遗址的发掘,为探寻这个问题提供了一定的线索。但无论如何,此前有关安阳的小屯甲骨发现以及盘庚都城事实上已经证明了“安阳说”的不可取性,因此目前我们只能继续深入研究,以期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