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亶甲,商王太戊之子,名整,字子整,是商朝第十二任君主。在其兄外壬去世后,他继位成为新一任的商朝君主。河亶甲在位期间,因国家衰败和内部矛盾重重,无奈之下他决定迁都,从原来的都城嚣迁至相(今河南内黄),以此来缓解王族内部的矛盾和外患。

在位期间,河亶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稳定国家。他发动了对东南方兰夷和班方的战争,并且得到了一些方国的大力支持,使得叛乱的诸侯重新归顺。这些军事行动为商朝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稳定,为祖乙即位后的复兴奠定了基础。

关于河亶甲去世后葬地,有三种不同的说法:一是在相(今河南省内黄县境内);二是在汤阴(今河南省汤阴县);三是在殷附近,即今天的洹水南岸。一说还可能位于安阳,但这一点目前尚未得到充分证实。唐代学者杜佑认为他的墓葬位于安阳,而宋代学者罗沁则提到他的故城和墓葬可能分别位于内黄和安阳。

近现代考古发现,如安阳小屯甲骨文等证据使人们对于“安阳城”说的认同度提高。不过,对于“相都”的确切位置仍然是一个谜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在洹北花园庄遗址等地进行了调查与发掘,为探寻 河亶甲所居之相提供了重要线索。

除了政治斗争与军事征伐,河亶甲时期还有九世之乱这样的历史话题,这个事件不仅影响着当时的政治格局,也对后来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