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度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位被称为国女的伟人,他的一生都在为印度人民的解放而奋斗,他倡导和平,然而最终却因暴力而去世。这位伟人的名字是甘地,即“圣雄”莫哈特·甘地。那么,甘地为何会遭到刺杀?他是否做错了什么?

甘地出生于1869年,在印度西部的一个小镇波普拉贾。他出身于婆罗门家族,这是印度四大种姓之一。但他的家庭虽然属于低微阶层,但却是一大家族,与王室有着远亲关系。因此,尽管甘地的童年并不显赫,但他并没有与同龄人相比之下有什么特别之处。

即便如此,甘地成为了一个受难者,他非常不满自己童年的生活状态,因此在读完中学之后,他便去了英国留学。在那里,他接受了东方先辈智慧和技能,并最终成为了一名合格的英国律师。

当甘迪22岁时,他从英国回到了家乡,一开始他对周围的情况感到极其不适,因为黑皮肤的人永远处于低下的社会阶层,他们总是被视作那些皮肤颜色更深或黄色的印度人。不平等待遇让这类比喻变得广泛,因此随后,甘迪决定投身于种族自力的运动中,并提出了著名的“非暴力反抗”理念,这意味着通过非violent方法来达成目标,而不是使用暴力。

对于殖民者来说,“非暴力反抗”是不奏效的,不仅如此,尽管甘迪曾经15次进监狱,但是这个理念得到了广泛印度人的认可和支持。而对于保守派来说,“非暴力反抗”则被看作是背叛英属殖民统治,所以他们试图暗杀他。

1848年1月30日,当一位刺客在他的祈祷活动中射击他时,三枚子弹打穿了他的身体,最终导致他的死亡。那位刺客也毫不犹豫,只是在事发当天就自首并承认自己的罪行。在审讯中,那个刺客说:“我代表印度母亲夺走了她的儿子,我爱我的国家。”尽管这样的话语可能听起来荒谬,却也令人动容,最终那个人因为谋杀一个“国女”的罪行而被判绞刑。

那个事件引起了巨大的震撼,让人们看到一种激情、狂热以及宗教抵触情绪,而两年后的1947年5月14日,也就是两个月之后,对手巴基斯坦分治的事实发生,这也是对这一系列事件的一个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