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广阔的版图和悠久的历史,没有哪个国家能仅凭天数就超过我们,并且我们的文明秘闻之深也非一般国度可比。其中,源自历史人物取材于历史事务的天名并不少见。在三阳川,以及与樊梨花无关的天名除了樊家乡,还有演营寺、樊家寨子和五虎闹人山。五虎闹人山位于葫芦河峡谷,是一座孤立的小村庄,那里曾是樊梨花囤积粮草的地方,也是她留给自己的退守之地;而樊家寨子距离演营寺有一定距离,演营寺则是樊梨花安营驻军、练兵的地方。
关于演营寺,它位于天火市麦积区三阳川中央天带,唐代时期,当樊梨花占据了樊家乡(三阳川境内,距演营寺2华里)时,她就在该寺进行训练,因此得到了这个名字。年夜殿坐北朝南,有古柏7棵,其中最年夜的3棵柏树位于庙宇中央,象征着三教开元。庙内设有九殿,其结构如同八卦,每个殿宇都有其独特的地位和名称,如正北坎宫、三世佛殿等。
在那个古老的时代,那里依然是一片边远的小村庄,被围绕着古老的大树。那一株大树胸径近两米,是当时胸径最大的古柏,而它保留了完整的年轮,可以看出它至少活了1200多年,也是在唐代所植下的一株大树。
据说,在唐代以前,该地曾经发生过一次极为惨烈的战争,不少生命丧失,以至于几年后那里仍然有人声在夜间悲啼哭笑,最终在那片战场上建起了一座九级砖塔,并在周围种上了槐树。因此,这些传说让人们提到演营寺的时候,都会谈论“三柏九座殿,两槐抱一塔”。
然而,在开国初期,由于修建面貌较为完善,但到了上世纪50年代末期,文物遭受严重损坏。当年的庙宇被改造成校舍,只剩下7棵古柏。但1985年,上层建立了文物保护小组,对八卦建筑群进行了修复,现在已经修复部分重要建筑,如东晨房等,使得人们能够再次感受到昔日修建的情景。
楹联中写道:“路自爬山,一瞧高低分途;举步时,将足跟坐定。”细味其中,便能感受到一种阅世况味、超雅禅味。而历代歌颂龙马背负图书籍,即便僧院没有占领山峰千百年来,却依旧保持着沉稳与宁静。一株千年的古柏成为了栖息鹤鸟之地,而万里的浑流正转动荡之间,又形成了一处美丽风光。不知不觉间,我们对这些遗迹产生了敬畏,同时也感到一些衰败与消逝——春风似乎还能使它们回归生机,而鸦鸟却在夕阳余晖中从容忙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