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顺帝简介孛儿只斤·阿速吉八(一作阿里吉八,Ragibagh/Arigabag,1320年—1328年),元朝第7代皇帝,蒙古帝国第11代大汗(1328年在位)。他是元泰定帝也孙铁木儿与八不罕皇后所生之长子。泰定元年(1324年)三月二十日,被册封为皇太子。做太子期间,泰定帝曾令人将《帝范》翻译为蒙古文,更名《皇图大训》,让太子阅读。

致和元年(1328年)七月初十日, 元泰定帝也孙铁木儿在上都病逝。丞相回回人倒剌沙专权自用,却迟迟不立年幼的太子阿速吉八即位。这引发了权臣倒剌沙与大都的支持者之间的矛盾,最终导致了“两都之战”的爆发。

上都的天顺帝朝廷丞相倒剌沙派兵进攻大都的文宗朝廷,而元文宗派燕帖木儿率军迎战。在这场激烈的战争中,大都朝廷逐渐占据了军事优势。当天顺元年(1328年)十月十三日,大都军队包围上都时,丞相倒剌沙等大臣奉表投降,并且一个月后被杀。

关于阿速吉八的下落,有多种说法,其中包括被齐王月鲁帖木儿所杀。但无论如何,他的一生因其短暂而备受争议。虽然没有汉文庙号、谥号或蒙古汗号,但他的名字至今仍留存于史料中,为我们提供了一面镜框,用以观察那个充满变动与冲突的大漠帝国。

清朝史学家曾廉对他的评价颇为深刻:“论曰:曾子以托孤寄命,临大节而不可夺,这样的人才是君子的典范。而像这样守住祖宗法度,让国家无事发生,那可真是难得啊。如果汉武帝始终依靠霍光、金日磾来处理政务,而不是重视那些身居高官却缺乏才能的人物,那么孝昭岂能安然地南面称制?更何况他们比孝昭还要差呢!近臣们不知道寻找外界贤才来辅佐自己,即使贵为天子,又富有四海,只能庇护自己的妻女,就像是敖之鬼佞一样,该怎么办呢?”这些话语反映出当时人们对于统治者的期望,以及对前任统治者的赞誉。

尽管如此,在历史记载中,无论是《黄金史》、《恒河之流》还是《红史》,皆记载了阿速吉八死于那场混乱。而最终,他作为一个人物,被时代淘汰,没有留下任何显赫成就,只留给后世一段短暂而又迷雾缭绕的人生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