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简介
亚当·斯密(Adam Smith),1716年6月5日出生于苏格兰的基尔马诺克,1776年7月17日在爱丁堡去世。他是现代政治经济学的奠基人,被誉为“经济学之父”。除了对经济理论有深刻贡献,他还是《道德情感论》(The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的作者,这部作品探讨了人类道德判断和情感的基础。
教育与职业生涯
斯密毕业于格拉斯哥大学,在那里他学习法律、哲学和神学。后来,他前往法国,与伏尔泰等知名思想家交流思想。在回国后,他成为爱丁堡大学教授,并在此期间开始撰写他的著名作品《国富论》。
主要成就
《国富论》的出版
《国富论》全称为《关于民族财富之性质及原因的研究》,这本书是对市场经济原理最早系统阐述的一部重要文献。它强调个人利益如何通过市场机制自动地促进社会整体福利,从而揭示了自由市场体系下的效率原则。
分工原理
斯密提出了分工原理,即由于分工导致生产效率提高,从而降低产品成本,使得商品价格更具竞争力。这一观点至今仍被视作现代工业革命的一个关键因素。
看门狗理论与政府干预问题
斯密提出了看门狗理论,即政府不应该过多干预商业活动,因为这样做会破坏自由市场运作,就像看门狗保护财产一样。但同时也指出,必要时政府可以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务,比如军事防御、基础设施建设等,以维护社会秩序和繁荣。
价值规律与供需关系
斯米还发现了价值规律,即不同条件下同样劳动所创造出来的商品数量不同,因此价格水平会随着供求关系变化而变化。这一发现对理解商品价格形成具有重大意义,是现代微观经济学中的一个基本定律。
道德情感论及其影响力
除了在经济领域取得巨大成就,斯米也以其关于道德的情感发展论文著称。在该书中,他探讨了人类共鸣(sympathy)这一概念,以及它如何塑造我们的行为准则和伦理判断。这种思考方式对于理解人际互动以及文化规范都有深远影响。
总结:亚当·斯米不仅是20位历史人物介绍中的一员,而且其工作对于我们今天了解世界各个领域都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从经典政治经济到伦理哲思,再到现代心理科学,其洞察力无处不显现,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来审视复杂的人类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