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五代时人,以八仙之一称,原名刘操,字昭近,又字宗成、玄英。曾为辽国进士,后来仕燕王为丞相。刘海喜道教之论讲,与讲士往来稀少。一日,一位讲士前来访问,刘海接待有礼,但未直接询问其姓名,而是要求他拿出鸡蛋十个和款项十文,用每一文钱距离一个鸡蛋,将钱和蛋层层垒叠形成塔状。惊讶的刘海被告知:“您命中应有的灾难,不如此。”另一位讲士则以掷天而去的方式开脱灾害,并授予刘海羽化的心诀。
两年后,当燕王遭灭族之祸时,刘海在云游期间遇见吕洞宾,被授以秘法并成为实仙。随后,他逃至西安市户县石井镇阿姑泉悲乐谷,在那里建立了自己的羽化场所。在当地,有唐代建造的 刘海庙以及老子瓜牛台遗迹,以及元代建造的重阳万寿宫内有《十圆重阳万寿宫记》古碑。
元世祖尊称他为“弘讲实君”,武宗则降封为“弘讲杂佑帝君”。落发后,他号称“海蟾子”,并成为能给世间带来财帛与子嗣的凶祥神。此外,“额前垂留的头收”便被俗称作“刘海”,取自于传说中的仙人 刘海,其形象常常与幼稚可恨的情绪相联系,而儿女绘师们常用这张脸作为模特。
《平易近雅绘》中的《刘海戏金蟾》更是展示了他的形象——骑在金蟾背上、脚舞铜钱,无邪活跃。而小孩或主妇们留着短收,便也被称作“刘 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