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先生画赞碑》:董其昌楷书艺术探究,明末临摹之杰作
在那繁华的明朝末年,董其昌——一位久经官场风雨的艺术家,以其丰富多彩的一生,在文人画坛留下了深刻印记。他的生活似是一曲交响乐,其中有为官而少作品的时光,也有隐居后再次挥毫成就新篇章的岁月。这份楷书纸本卷页,上写着“东方先生画赞碑”,正是他辞去湖广提学副使职务后所创作于1606年的作品。在这400多年前,他已是52岁的小老头。
此卷以唐代颜真卿《东方先生画赞碑》为原模,董其昌笔下的墨迹精湛、劲健,意境高远,是他中年的代表性楷书佳作。清代裴景福曾对此作评价道:“云鹤游天,群鸿戏海”般美丽。而卷首所临篆书“汉大中大夫东方先生画赞碑”则是他罕见的篆书作品。
在自识处,“颜尚书此碑,苏学士书所自出。世谓苏学徐浩音者,乃行楷一种耳。予蚤年临《多宝塔碑》,今仿《画像赞》,犹如伽叶起舞。”可见董其昌对古典文化和艺术传承持有极高尊重与热爱。他在丙午除夕前一夜灯下完成了这一杰作,并留下了自己的署名:“丙午除夕前一夕灯下识。董其昌。”
卷首引首四字“参指头禅”,背后藏着深邃哲理,而卷尾四家的题跋则证明了这幅作品不仅在当时,就连今日亦被视为至宝。这份《东方先生画赞碑》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它作为文化遗产和史料上的重要性,更因其独特之处,被赋予无价之玉的地位,无论是比照当代或任何时代,都难以相提并论。
简介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以思白、香光居士闻名于世,是明代著名的书法家、山水畫师。他擅长绘制山水图,与其他几位巨匠,如董源、巨然等齐名,因而被称为华亭派之一员。此外,他也擅长诗词,并能工巧手地处理文字,使得他的每一个字都显得神采飞扬,如同生命中的智慧与悟趣融入其中。这一切使得他的名字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其影响力跨越千年,为后来的数百万人提供启迪和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