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封孚自幼聪明、宽和,被人誉为君子。他仕途多变,先后在慕容垂的朝廷中担任散骑常侍及留台尚书,随后升迁至吏部尚书。在兰汗之乱时,他投奔辟闾浑,并被委以渤海太守之职。慕容德攻克莒城后,封孚归顺了慕容德,对他说:“得青州,不胜庆幸,只是得到了你。”封孚在军中负责重要事务,在朝内参与密谋策划,虽然地位高权重却谦逊且广纳异议,为人有大臣气度。

当慕容超即位之后,他的政治政策与前期大相径庭,大幅增加刑罚残酷。封孚与韩倬多次劝谏,但慕容超无法接受。此后,在正殿内,慕容超问封孚:“自古以来哪个帝王可与朕相比?”封孚毫不犹豫地回答:“桀纣。”这番话让慕容超感到羞愧,而司空鞠仲则劝他回去道歉,但封孚坚持己见,因为他已经七十岁了,只希望死得其所而已。尽管如此,他还是因为威望受到特别优待和宽恕。

太上三年时,封孚在家中去世,终年七十一岁,被追赠为太师,其谥号为文穆。他著作颇丰,其中许多作品流传至今,《晋书·卷一百二十八·载记第二十八》对他的评价很高。而《资治通鉴》等史书记载,他是一位杰出的士君子,有着深厚的学识和卓越的人格魅力。

家族世系

祖父:封悛,为振威将军。

父亲:封放,是曾任吏部尚书的官员。

儿子:

封释

封抽

封裕

封衡

...(以下省略若干代)

注:关于家族世系,一些资料显示祖父或父亲可能存在不同的关系,比如《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提到的是叔侄关系,而《资治通鉴》则认为他们是兄弟,这里暂依据《新唐书》的说法进行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