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皇帝揭秘财产:科举风云下的透明皇权

在平定三藩之乱后,康熙深知治国之道非战力而至德化与智略。故推行偃武修文,广纳博学鸿词,以文人为用;同时采取攻心策略,让官员及降臣降将对比前朝的腐败,以彰显清朝的英明。通过查阅前明账本,大臣发现宫廷费用大幅减少,如膳食、木炭、后宫花费等,从二万八千二百余两到省去全部。

这些数据激发了赞誉,对比前明骄奢淫逸而本朝清廉为治,民心归附。康熙下诏户部,强调节省开支,每年免征银粮和河工费用都有余地,比如光禄寺膳食由一百万两减至十万两,工部建房由二百万两减至二十三万两。

然而实际上,康熙南巡和承德避暑山庄修建耗资巨大,与前明相比并无太大节约。在末年国家岁入四千余万,但收支勉强相抵,无节余。尽管如此,由于清政权确立稳定统治,加之民族意识被遏抑,本朝得以被百姓接受,为此基础所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