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封孚自幼聪敏、宽和,被人称道为君子。他仕于慕容垂,为散骑常侍,后转任留台尚书。慕容宝即位后,不断提升至吏部尚书。兰汗之乱时,他投奔辟闾浑,成为渤海太守。慕容德军至莒城,封孚出降,慕容德赞他:“得青州之地,不足以庆,只是得到了你。”随后,他在军中处理要事,在朝内参与密谋,虽然位高权重,却谦虚谨慎,与不同意见广泛交流,有着深厚的名臣气度。当慕容超登基,大多数政令由佞幸权臣掌控,许多制度与往昔大相径庭,刑罚日益残忍。封孚与韩倬屡次劝谏,但未被接受。在正殿,一语惊天,“自古帝王谁可比?”慕容超羞愧不已,而封孚面无表情离开。大殿司空鞠仲震惊失色劝他回去谢罪,但封孚坦然:“七十老翁,我只求死而有道。”最终未曾向慕容超谢罪。尽管如此,由于他的威望,被特别优待和容忍。在太上三年去世时年七十一岁,被追赠太师,并谥文穆,其著作流传千古。

历史评价 中央官员对他的看法如同慕容德所言:“平定青州,对我来说,这并非最大快乐,是那份得到你的满足。”《晋书》中的房玄龄等人评价说:“从小就聪明、宽厚,有着士君子的品质;既能外治国事,又能内助朝政;虽职位尊贵而权重,却总是保持谦逊和接纳不同的意见,有着一副真正的大臣风范。”

家族世系

祖父:封悛,是振威将军。

父亲:封放,是 慕容暐 的吏部尚书。

儿子:

封释

封抽

封裕

封衡

其他亲属:

祖父母:

父亲母亲:

兄弟姐妹:

兄长:

弟弟:

姐妹:

孙子孙女:

曾孙曾孙女:

玄孙玄孙女:

家谱记载了很多的姓名,但具体关系未详。

注:《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认为封放是封奕的兄弟,而《资治通鉴》则认为他是从弟。不确定其准确性,因此暂采用《世系表》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