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封孚自幼聪敏宽和,被人称为君子。仕慕容垂为散骑常侍,后转为留台尚书。慕容宝即位后,屡次升迁至吏部尚书。在兰汗之乱时,他向南投奔辟闾浑,被任命为渤海太守。当慕容德军至莒城,封孚出降,并被慕容德深表赞赏:“孤得到青州,不觉得庆幸,庆幸的是得到了你。”此后封孚在军中统管要事,在朝内参与密谋,他的谦虚谨慎和广泛接纳不同意见使他成为一名有名臣气度的人物。
等到慕容超即位,其政令大都被佞幸权臣左右,很多制度都与过去不同,刑罚残忍日甚一日。封孚与韩倬屡次诤谏补救,但慕容超不能接受。此后,在正殿对封孚说:“自古到今的帝王中,我可与谁相比?”封孚毫不犹豫地回答:“桀纣之君。”这一言论让慕容超非常羞愧,而封孚则淡定地离开了大殿。尽管如此,没有人能改变他的态度,他坚持己见直至逝世。
太上三年,封孚死于家中,终年七十一岁,被追赠太师,并谥号文穆。他所著的文章多流传于世,《晋书·卷一百二十八·载记第二十八》详细记录了他的生平事迹。
历史评价方面,有房玄龄等人的《晋书》评价他:“幼而聪敏和裕,有士君子之称;常外总机事,内参密谋,如是位任崇重、谦虚博纳、甚有大臣之体。”
家族世系显示了他的祖父、父亲以及几个兄弟姊妹,他们也各自担任过重要职务,其中包括祖父振威将军、父亲吏部尚书,以及兄弟们在官场上的职务等。
综上所述,从个人品质到政治活动,再到家族背景,都充分证明了封孚是一个真正的杰出人物。他以其卓越的才能和坚定的立场影响着当时社会,为史籍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