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一段历史的回顾中,汉代以刘邦为首建立了中国第二个大一统王朝。早期定都长安,被称为西汉或前汉;后期则迁都洛阳,称作东汉或后汉。刘邦起兵秦末,最终在垓下之战击败项羽,建立了西汉。
尽管继承了秦朝的大多数制度,但为了避免秦朝快速衰亡的教训,刘邦推行了一系列与民休息的政策。他减轻了租赋徭役,让军士及流民返回本土,并给予他们土地和房屋。此外,他还抑制富商大贾,以限制他们对农民的兼并行为。这使得地主阶级重新稳固其统治,同时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在文帝和景帝时期,这些政策被进一步加强,使社会经济从恢复转向发展。
然而,由于大封诸侯王,使地方势力增强,最终导致「七国之乱」。景帝平叛后,将诸侯王的权力削弱,加强中央集权。武帝时期是西汉鼎盛时期,他实施了一系列措施,如货币统一、铸钱法、均输法和平准法,大幅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此外,还发动三次战争打败匈奴,为河西走廊安全奠定基础,并开辟丝绸之路促进中亚文化交流。
随着时间的推移,昭帝、宣帝时代经济继续增长,但潜藏的问题日渐显露。宦官和外戚掌握政治权力,加剧了社会矛盾。在成帝时期,一位太后的家族控制政府,而哀帝时期,由于农民起义威胁,王莽试图篡夺政权,最终失去支持。当平帝去世后,由孺子婴继位,不久即被废黜,其替身王莽自立为皇,是为新朝开始,而西漢滅亡。
这个時代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是一个重要里程碑,在这一期间核心民族——漢族逐步形成。而自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每個戰國時各國文化便開始融合,在西漢時,這種融合達到了新的高度,从而形成共同的漢文化,這也是今天中华地区各族共同认同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