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汉朝的第四位皇帝刘恒即位之初,面临着诸多挑战。他的父亲高祖刘邦去世后,吕后的统治导致了国家的混乱。在周勃和陈平的支持下,刘恒成功地清除了吕家的影响力,并且巩固了自己的地位。他以文帝之名,在位期间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以恢复和加强国家政权。
为了减轻农民的负担,他两次将田租减至三十税一,并在12年内免收全国田赋。这不仅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也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汉文帝还亲自参与耕作,以此作为对臣民们的一个榜样。此外,他削弱了诸侯王的地位,这对于维护中央集权至关重要。
在外交方面,汉文帝采取了一系列策略来处理与南越和匈奴之间的问题。他对南越王赵佗实行安抚政策,同时也继续实行和亲政策,与匈奴保持良好的关系。然而,当匈奴侵犯边境时,他立即派兵进行还击,有效地保护了汉朝领土。
在法律领域中,汉文帝废除了许多苛刻的法规,如肉刑、诽谤妖言罪等,并实施了一些较为宽松的人口制度。此外,他提拔重用了一批贤能之士,如贾谊、晁错、张释之以及周亚夫,他们都对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尽管如此,由于他没有雄厚的人脉基础,一部分宗室成员认为他是“摘桃派”,仅凭一小撮老臣支持而登基。但正是这些老臣帮助他巩固并扩大了皇权。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壮大的诸侯王势力成为了一个严峻问题。在其晚年,由于种种原因,这个矛盾愈发激化,最终导致济北王刘兴居及淮南王刘长等人反叛,但最终均被镇压下去。
最后,在公元前157年病逝于长安未央宫,被尊称为太宗谥号孝文帝,其陵墓位于灞水旁,被称做灞陵。这段历史被后人誉为“文景之治”,标志着中国古代政治稳定与繁荣的一个新阶段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