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个充满变革的社会背景下,一个名叫刘邦的人物崭露头角。他出生于秦朝的泗水郡沛县,一开始只是个普通的农家子弟。后来,他做过亭长,但并不务农,因为他性格豁达大度,不喜欢繁琐的官僚制度。在秦朝末年,刘邦因为释放刑徒而被迫流亡到芒、砀山中。
当陈胜和吴广发动起义时,刘邦在沛县响应,并自称为“沛公”。不久,他投靠了项梁,并最终成为项羽击败秦军主力的关键人物。当秦王子婴投降后,秦朝灭亡,而刘邦则废除了苛政法规,与关中的父老们约定三章法:“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这些措施深受民众欢迎。
随着项羽进攻关中,刘邦被封为汉王统治巴蜀地和汉中的区域。然而,他不愿意让项羽独占先前的胜利果实,因此率军东出并与项羽爆发了四年的楚汉战争。尽管初期遭遇多次失败,但他善于用人、重视反馈以及联合各地反对项羽势力的力量,最终逆袭成功。在垓下战役中,即将击败项羽时,由韩信、彭越等人的帮助得以取得决定性胜利。当年二月(按照西汉前期计算),刘邦建立了西汉帝国,以十月作为岁首,不久迁都至长安。
在即位之后,刘邦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如减轻田租,让民间五分之一免除税收,“与民休息”,解放因饥饿而被卖为奴婢的人,以及士兵复员归家并免除徭役。此外,他还推行商人不得穿丝绸乘坐车辆,加重租税以恢复经济秩序,同时剪除异姓诸侯王加强中央集权。他认为自己是马上得天下的结果,所以不太看待《诗》、《书》的价值。不过,在他的建议下,还有一本书籍写道出了秦失天下的原因,以供借鉴参考。而他的法律制订也很有影响力,被称作“汉律九章”。
到了晚年,由于宠爱戚姬及其子赵王如意,对吕后的儿子太子的态度疏远,有几次想要废黜太子而立如意,但由于大臣们坚决反对,这念头最终没有实施。高祖十二年,当讨伐英布叛乱时,被箭矢射中,从此病重,最终去世。
图:汉高祖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