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量》杂志供中华稿
桀骜700年——古代东北地方政权高句骊军事简史[上]
(一)序
长白山前知世郎,纯着红罗锦背裆。长侵天半,轮刀耀日光。上山吃獐鹿,下山吃牛羊。忽闻官军至,提刀向前荡。譬如辽东死,斩头何所伤。
隋末农民起义领袖王薄的一首《无向辽东浪死歌》,在公元622年(大业七年)揭开了隋末大的序幕,而大变乱中最后的胜利者则在隋王朝的废墟上建立起了中国有史以来最为辉煌的朝代--大唐帝国。在这段历史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小国高句骊如何成为隋唐两代人征伐的焦点,这个国家究竟拥有怎样的魅力,让它成为了如此被重视?
(二)高句骊与汉朝:建国
高句骊这个民族是由居住在我国东北的秽貊族中分离出来的一个支系,所以又被古代史家称为貊人。在西汉初年便已存在,并且在玄菟郡中设立了高句骊县(县治在今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老城附近),开始作为一个地名开始被人使用。
随后,在经历了较长的发展阶段后,形成了五个部落族群,如沸流国、黄龙国、荇人国、盖马国等。而这些部落中的夫余族和其子孙成了建立高句骊国家重要力量之一部分。
传说始祖邹牟出自夫余族,为夫余王金蛙与河神女柳花所生。经过一系列复杂的人物关系和事件,最终结庐于卒本川五女山上,即纥升骨城。这座城市现在已经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三)扩张与冲突
虽然刚刚立国不久的小国,但它并不甘愿受控于外,它要通过不断征服周边部落来巩固自身的地位。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挑战周边诸侯势力的压迫,比如肃慎人的攻击,以及对沸流水边沸流人的征服。
然而,这种扩张并不是没有成本,也带来了新的威胁,比如老冤家带素派遣使者要求送交质子的事实,这种威胁让第二代琉璃王颇感害怕。他为了远离控制和威胁迁都国内城。但即便这样,他也不得不面对黄龙国的问题,以至于将结怨太子的解明赐死,以免激怒对方。
总之,无论是在建都还是扩张方面,都充分体现出了高句骊这个小邦对于独立自由以及维护自身安全状况下的坚持斗争精神,其历史轨迹显示出一种顽强抵抗外来侵略而保卫自己文化生活空间的决心。这种精神甚至影响到了隋唐两代对于他的征讨,从而成为了他能够依然保持一定程度独立性的关键因素之一。此刻我们正站在那个时间线上的转折点,那里的故事还未结束,就让我们继续探索下去,看看接下来会发生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