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序
长白山前知世郎,纯着红罗锦背裆。长侵天半,轮刀耀日光。上山吃獐鹿,下山吃牛羊。忽闻官军至,提刀向前荡。
譬如辽东死,斩头何所伤。
隋末农民起义领袖王薄的一首《无向辽东浪死歌》,在公元622年(大业七年)揭开了隋末大的序幕,而这段历史中最后的胜利者则在隋王朝的废墟上建立起了中国有史以来最为辉煌的朝代——大唐帝国。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探讨那些宏伟的事迹,还要深入了解那个时期影响深远的小国——高句骊。
(二)高句骊与汉朝:建国
高句骊这个民族是由居住在我国东北的秽貊族中分离出来的一个支系,所以又被古代史家称为貊人。在西汉初年便已存在,并且随着汉武帝设置四郡之后,在玄菟郡中设立了高句骊县,这标志着高句骊作为一个地名开始被人使用。此后经过发展形成五个部落族群,如沸流国、黄龙国、荇人国、盖马国等,每个部落都有一定的奴隶制国家构成。
传说始祖出自夫余族,为夫余王金蛙与柳花所生,其子带素因妒忌而谋杀父母,但逃往卒本川后结庐于五女山,被人们尊称纥升骨城。这座城市今天已经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高句骊王城、王陵和贵族墓葬”便是位于此地。当初在刚刚建国的时候,在卒本川这里有一个夫余移民所形成的部落,收服这些移民而建国,因此最初称为“卒本夫余”。
(三)征伐与融合
尽管小小的、高句话力并不强大,它不但要受汉朝的玄菟郡管辖,而且还受到四周诸多欺压,比如说据《高丽本纪》载,当时继承夫余王位的大冤家--带素曾经派遣使者要求送交质子,即古代被派往别国内去做抵押的人质,以避免遭到更大的威胁。但为了保持独立,不惹怒黄龙国,大冤家的琉璃王竟将结怨于黄龙国の太子解明赐死,以维持局势稳定。
这一系列事件反映出当时各方力量之间复杂的地缘政治格局,以及每个小邦为了自身安全和扩张,都不得不进行各种外交策略和战争行动。而我们今天可以从这些历史记载中感受到,那些早已逝去的人们对于生存和发展追求的心情,也许正是因为这种情感共鸣,使得他们留给我们的足迹成为永恒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