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个遥远的时代,陆贽先祖是三国东吴赫赫有名的陆逊,他原本是东南一代名门望族。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唐朝时期早已经家道中落。他的父亲仅是一名小小县令,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只留下陆贽与母亲相依为命。

尽管生活艰苦,但母亲也没有放弃对陆贽的抚养和教导。他勤学苦读,不久便成为当地文士之一。感念皇帝知遇之恩,陆贽处处为皇帝着想,对于皇帝过失直言批判。在唐德宗刚刚继位期间,他经常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不过对于陆贽提出的各种要求,都虚心接受。

为了加强对全国控制,唐德宗命令使者巡视天下。陆贽上奏,使者巡视,一要体察风俗民情,二要考察官吏政绩,三要选拔合适人才,四要精简官员,还要核实地方财政。这些建议都被唐德宗接受,并且提拔了陆贽。

由于战乱不断,因为道路险恶难以行走,他们一度失散。当夜晚未能等到回音时,德宗大哭不止,即刻命令凡是能找到陸貽下落的人赏赐千金。一段时间后才找到陸貽的消息。他返回京城以后,其母仍然居于江东,但由於事情没成,她就在那裡去世了。

按照当时习俗,当守丧期满后必须回到原来的职位,而非升任宰相。但到了八年之后,在万人推崇之下,他终于升任宰相。在担任宰相期间,他依旧保持着直言纳谏的习惯,这让得到了许多人的尊敬,但同时也引起了一些人的反感。

甚至在这个时候,有人暗示他可以“奉旨受礼”,但陸貽坚决拒绝了。这让得到了一些人的认可,也引起了一些人的误解。而这其中最大的误解就是认为,如果不是因为个人品质高尚,那麼他应该能够顺应政治环境,以保护自己,从而获得更多权力和影响力。但即使如此,由於他的清廉和正义,让他在社会矛盾激化的情况下,为朝廷出了许多良策,最终却因忠诚爱国而受到排挤,最终逝世享年5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