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悼王——重用吴起变革,开启国运新篇章

在公元前401年,楚悼王继位之初,国内外形势已大不如其曾祖父楚惠王时期。主要变化之一是国家面临的威胁与挑战:三晋联盟日益强大,而楚国则处于相对弱势。就在这一年,即楚悼王二年(公元前400年),三晋联军在乘丘(今山东巨野县西南)击败了楚军,这表明他们旨在削弱楚国右翼,以解除左翼的威胁。

然而,在这个紧要关头,楚悼王九年(公元前393年),他采取了一项勇敢的行动—进攻韩国,并成功夺取了负黍(今河南登封县西南)。这无疑是一次振奋人心的胜利,但随后几年的战事并未带来持续的成果。在他的十一周年即公元前391年的那场大战中,三晋联军再次逾越边界,大败于大梁和榆关。这一系列失利导致了两地重要战略要地被失去,并且原本为抗衡魏国而侵占郑国的大梁等地也被魏所夺。这一切都使得楚国陷入困境,不得不向秦请求援助以减轻压力。秦国于是出兵攻占韩六邑,使得三晋转而对付秦,从而稍微缓解了对楚的压力。

此间局势更是复杂化,因为三晋见到秦、 楚结盟,便转而拉拢齐,这样的策略使得与之矛盾更加尖锐和复杂,对楚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正当天空似乎阴沉沉的时候,一束光芒照亮了暗淡的人生路途。那就是吴起,他如同命运之神般降临至此,是一个有抱负、有才华、且有远见卓识的人。他深知如何治理国家,以及抵御外侮。而这些都是屈家、景家、昭家的专长,但他们却更多的是欺压百姓,而非真正在乎国家安危。在这样的背景下,吴起成为唯一希望能改变这一切的人物。

他的到来,让悼王感受到了救星一般的情怀,他欣慰于能够找到了一个真正能辅佐自己的人。他用最隆重最庄严的礼节接待吴起,将他置于最高的地位,使他成为自己的核心顾问。不久之后,他们一起制定出了变法计划,为改善内政和增强防御能力铺平道路。这是一个新的开始,也标志着一个全新的时代伊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