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飞,京剧票友,以其对京剧的热爱和独特风格,在戏曲界树立了自己的地位。他的故事,就像一部关于追求梦想的戏剧,其中充满了激情、挑战和成长。

从五岁起,马飞就被爷爷带去听晋剧表演,这是他与戏曲结缘的开始。那时候,他被《打金枝》的曲目深深吸引,并对各种脸谱产生了浓厚兴趣。尤其是花脸脸谱,那种既恐怖又好奇的心理状态,让他至今仍然难以忘怀。

随着年龄的增长,马飞对戏曲世界的探索越来越广泛。他不仅限于一个剧种,而是接触到了晋剧以外的一切。在一次偶然机会中,他看到了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京剧节目,那里有马连良的声音给予了他启发,从此,他与京剧产生了一份特殊的情感。

在自学京剧期间,马飞尝试在高三时的一次联欢晚会上登场唱《甘露寺》。尽管条件艰苦,但这次经历并未让他放弃,而是在大学中文系学习后,他继续投身于京剧之中。在军训期间,一次表演节目,让他第一次用《淮河营》赢得掌声,但这更多的是大家觉得不可思议。

尽管家人并不接受他的选择,但马飛沒有放棄。他成立了梨园文化促进社,与武汉市高校的其他京劇社团合作,为实现自己弘扬 京劇文化 的理想而努力。在一次联谊活动之后,馬飛萌生了一個大胆想法:组织一場大型 京劇 演唱會,以庆祝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这场晚会成功举办,不仅展示了学生们对艺术的热情,也为他们的事业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