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士升,明朝嘉善魏塘镇人,以江西万璟受魏忠贤陷害而惨死著称,他的慷慨举止,为东林党人所推崇。崇祯元年(1628年)被起用为少詹事,主管南京翰林院,并总裁《实录》。次年,当业师钱龙锡被捕时,他即告病归里。
崇祯四年,被任命为南京礼部右侍郎,代理尚书职务。在此期间,他奉旨祭告皇陵,却发现土地荒芜,上疏建议减旧欠、招商引资和广开垦地。崇祯六年九月,被召拜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与参与国家大事。而在次年的二月,又进为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与参与筹划国家重大决策。
他曾多次提请停止不必要的法例,如停鼓铸、严惩赃官,以及停止征收新旧税款等,这些建议都得到了思宗的采纳。但是,由于他的言论过于直率和尖锐,不符合时政需求,最终失帝意,并因此遭到明思宗的猜疑。他最后以“沽名”(虚伪地追求荣誉)为罪名,请求退休。不久,一位武生李琎提出了一项搜刮江南富民财产的计划,而钱士升认为这是一种动摇民心的恶劣政策,但他的意见却未能得到思宗的支持。
在崇祯九年的四月份,钱士升再次上疏力辩自己的立场,但由于触犯了思宗,最终不得不称病求归致仕。他回乡后,在嘉善东门外景德讲寺大悲阁之西营建了一座放下庵,并捐献了120亩田作为祠堂用途。在1644年的甲申变乱之后,他与其他反清英雄如嘉兴知府钟鼎臣、给事中马嘉植和翰林屠象美一起举兵反抗清朝,但最终失败,被迫削发成为一头陀。此后,他继续研究易学,对于即将离世时仍有“易学垂成,遽尔永诀”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