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词风浓挚深婉,工于言情,与其父齐名,世称“二晏”。但当时及后世作者都对他评价很高,认为造诣在殊之上。“北宋晏小山工于言情,出元献(晏殊)、文忠(欧阳修)之右……措辞婉妙,一时独步。”(《白雨斋词话》)词风逼近其父。既有晏殊词风的清丽婉曲,语多浑成;又比晏殊词沉挚、悲凉。特别是在言情词上,更优于其父。

由于社会地位和人生遭遇的不同,词作的思想内容比晏殊词深刻得多。其中有不少同情歌妓舞女命运、歌颂她们美好心灵的篇章。也有关于个人情事的回忆和描写。通过个人遭遇的昨梦前尘,抒写人世的悲欢离合,笔调感伤,凄婉动人。在有些作品中,表现出不合世俗、傲视权贵的态度和性格。

《小山词》是具有鲜明个性的抒情诗。工于言情,但很少尽情直抒,多出之以婉曲之笔,对待语言精准而深度与两面发展到极致,小山每一句都是如诗如画,让读者能够感受到深层的情感表达。这就是为什么说他在用艳色小令,从语言精度与感情真实性两个方面,都做到了艺术上的完美。他的一些作品,如《临江仙》、《鹧鸪天》、《阮郎归》,都是历来传诵的小令,它们通过几个生动感人的画面,把离别愁相思苦重逢喜的情景融为一体,是真正让人们心灵受触动的地方。而且,这些作品中的新辞丽句,也被后来的评论家所赞赏,无论是“落花人独立”、“舞低杨柳楼心月”还是“梦魂惯得无拘检”,都成为经典中的经典,不仅展现了他的才华,也让我们从中领略到那份古代文学家的内心世界和他们对于生活的情感共鸣。

可以说,在这个文化大潮流转的人物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生命力旺盛的人,他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自己对生活、对爱、对失去以及再次获得的一切感觉,他是那个时代最具代表性的文学家之一,那种孤芳自赏、高洁坚守,不随波逐流,让后辈敬仰。在中国国学网,我们可以更加细致地探讨他的每一首诗,每一个字,每一种韵律背后的历史意义,以及它如何影响了整个文坛乃至整个社会的心理状态,为我们的理解提供更多线索,使我们更接近那个时代那些伟大的灵魂。这正是中国国学网带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了解并珍惜那些曾经走过我们身边,却留下永恒印记的人们及其杰出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