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工程师连德伦:一生中的科研与实践之旅

在1956年,他作为一个初中毕业生,踏入了广州培正中学的校园。四年的学习后,他又迈向了广东广雅中学高中部。这里不仅锻炼了他的学术能力,也为他未来的道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64年,华南工学院(如今的华南理工大学)无线电专业本科学位授予了他。在那里,他接触到了电子和通信技术,这些都是他未来职业生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三年之后,即1967年,他继续深造,在信息论专业获得研究生的学位。这是对他知识体系的一个重大扩展,对于一个即将走进社会的青年来说,无疑是一次宝贵的磨练。

然而,命运有时会带来意想不到的转折。在1968年至1970.5年的时间里,连德伦选择离开繁忙的科研世界,以实际行动服务于上海警备区崇明岛富民农场。他在那里劳动并参与到一些医疗器械项目中去,比如替部队卫生所研制电针电疗仪,并且还向名军医学习针灸技巧。在这个过程中,不仅锻炼出了他的身体,更重要的是提升了他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思维。

随后,在1970.5年至1984年的长达14年时间里,连德伦回到工业界,在上海邮电器材一厂工作。这段时期内,他主要负责载波机、抗电磁干扰以及光纤通信等领域。他利用自己丰富的人生经验和扎实的专业知识,为国家邮政通信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从学生时代到职场人士,再到退休后的生活,每一步都充满着挑战与成就。高级工程师连德伦,用自己的故事证明了一点:无论是在书本上还是在现实生活中,都有无限可能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和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