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充满神秘色彩的故事里,主角连德伦是一个高级工程师,他的生活似乎平淡无奇,但实际上他隐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世界——他的科学研究实验室。

连德伦,1956年毕业于广州培正中学初中,1959年又从广东广雅中学高中毕业。他的学术旅程并不简单,他在1964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华南工学院(现为华南理工大学)的无线电专业本科,并且在1967年继续深造,在信息论专业攻读研究生学位。

但就在他踏上职业道路时,一段特殊的人生经历发生了。在1968年至1970.5年的那段时间里,连德伦在上海警备区崇明岛富民农场劳动,这一转变让他得以将科技与自然相结合。在这期间,他替部队卫生所研制了一台电针电疗仪,并向部队名军医学习了针灸艺术。这段经历让他对医学和技术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为后续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回到城市之后,1970.5年到1984年的十多年间,连德伦在上海邮电器材一厂工作。他主要负责载波机、抗电磁干扰以及光纤通信等项目。这份工作不仅锻炼了他的专业技能,更使得他的视野不断拓展,使他能够将最前沿的科技知识应用于日常生产中。

然而,即便是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每当夜幕降临,当所有的声音都沉默下来时,连德伦会悄然打开那个小门,从未被人发现的小屋,那是他的私密领域——一个充满设备和书籍的地方,那里藏着无数未解之谜和即将揭开的事业。

这是一个关于梦想与努力、科学与探索的小说,它讲述的是那些隐藏在平凡生活背后的传奇人物,以及他们如何用自己的方式改变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