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德国是两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每次发动战争前,德国总会有着一系列的外部客观理由,比如争取生存空间、抢夺殖民地等。但战争背后的真相,是经济驱动。德国经济如何崛起,又是怎样迫使国家发动战争,甚至影响了其外交政策和战略决策?这些内部主观因素,却鲜有人关注。
为了探讨这一点,我将从19世纪初开始讲述德国经济史,看看它是如何影响了这个国家的命运。我们知道,19世纪初期的德意志邦国各自独立,彼此间设立关卡,无统一货币和度量衡,这种分裂状态直到1834年全德关税同盟成立才有所改变,从而为后来的统一奠定基础。
随着时间推移,到了1852年,各邦之间废除了内地关税,并承诺免征贸易税,同时普鲁士成为标准,对外贸易统一了税率和货币。这意味着当中国爆发鸦片战争时,大约在这时期,太平天国内乱之际,当年的秦始皇完成成就的时候,德意志邦国已经实现了对自己的整合。
然而,这仅仅是个开始。在铁路建设上,要想让商品流通顺畅,便必须解决交通问题。那时候煤矿集中在鲁尔地区,而铁矿分布在东西边境区域,以纺织业为代表,在南部和中部地区蓬勃发展,可谓“山高路远”,即便是在1866年左右,全世界平均每公里运费仍然比海运要贵三倍至四倍。而且那时只有20艘汽船,大多数都是小型船只,只能装载少量货物,因此无法负担起整个国家内循环需求。
于是乎,就出现了一种共识:修建铁路。这不只是因为需要提高陆上交通效率,更重要的是,它能促进工业化进程,加速城市化。此刻,我们来谈谈为什么英国就是那么重要——因为它正好提供给了技术支持和人才输送。
实际上,一些关键设备,如火车头,其实很多还是来自英国。当你看到1842年的245台火车头,其中只有38台是本土制造,其余则来自于英国(166台)、美国(29台)以及比利时(12台),你就会明白为什么说英国对于当时的工业革命至关重要,不仅如此,还有大量英籍工程师或技术工人被吸引到这里,他们不但指导本地工人使用设备,还维护机器,使得这种直接技术转移成为可能。
通过这样的方式,即便缺乏自己的先进科技与管理经验,但借鉴并模仿其他先进国家带来了巨大的收益。此过程中,那些“伪英国货”也被迅速生产出来以满足市场需求,同时还能够出口欧洲其他低端市场,从而回笼资金投入下一个研发周期。一切都围绕着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的目标进行:
闭门造车是不行的,你必须同时打通内循环和外循环,让资本、技术与商品自由流通,以此来推动产业升级。30多年的努力之后,在1870年代初期,由于对抗倾销产品成功转型为自给自足的大工业制造者,与此同时,也积累了庞大的资本储备,以及令人瞩目的生产力增长——煤产量达到3400万吨,而钢产量超过126万吨,都达到了相当于半个英格兰水平的地步,为新的红利做好了准备。在1871年7月爆发的一场普法战争中,再一次证明了这样一种模式确实有效:面对法国挑衅及拿破仑三世军队的侵扰,一方凭借47万人的军队轻松击败22万法军,并最终获得50亿法郎巨额赔款作为补偿。这笔钱用于投资更多企业尤其是在铁路与厂矿建设方面,使得三个月后又创办500家新公司,有15亿马克资金投入其中,而铁路建设数量更是超越前20年总数之和。这一切皆建立在胜利背后的强大财政支撑之上,因此可以说这场普法战争对于 德意志帝国来说是一个决定性的转折点,它开启了一段新的高速增长阶段,最终导致1913年的状况,即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并拥有18.22亿马克用于防务开支占据25%以上财政预算份额,因而可见结论:这是由于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殖民地资源加持,但是依旧充满信心去挑战英法,因为他们相信自己能够像过去一样取得胜利,将他们的地位提升到国际舞弊层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