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式毅,字奉久,一介书生出身于奉天城南三道岗子村。宣统元年,他得以公费留学前往日本东京振武学校,并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9期学习。在宣统3年归国后,曾追随孙烈臣,在1920年的直皖战争中被直系所俘,但后来又被释放。1924年6月,他受张作霖之命调回沈阳,接替张学良的东北陆军整理处参谋长一职。在任上,他表现出了卓越的能力,被推举为江苏督办杨宇霆的参谋长。
然而,在1928年的“皇姑屯事件”发生后,大部分官员都选择逃离,而臧式毅却坚持留下,将省政府财产和文书移交给新任主席,并发表了不抵抗主义的声明。他认为:“不抵抗是避免地方糜烂、维护和平的一个办法。”这一立场引起了外界的一些争议,但也展现了他的决断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臧式毅继续在政治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他曾担任过辽宁省政府主席,对当地财政金融事务有着深入的了解和卓越的手腕。此外,他还参与组织领导《奉天通志》的编撰工作,这是一部详尽记录奉天地区历史、文化和社会情况的大型史志典籍。
九一八事变爆发时,臧式毅被日军扣押并软禁三个月后,他投降并成为伪满洲国的一名高级官员。1941年10月28日,他作为伪满洲国全权代表,与南京汪精卫政权签订了《日满华三国共同宣言》,进一步加强了两者的合作关系。
晚年的臧式毅因汉奸罪行而受到审判,最终在1956年11月13日病逝于抚顺战犯管理所,终年71岁。他的故事虽充满复杂与矛盾,但无疑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