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演义》的篇章里,十八路诸侯联手讨伐董卓时,每一位英雄都有着自己的故事。公孙瓒带领他的军队,在这场浩大的反抗中与刘备并肩作战,那么赵云又在做些什么呢?小编常怀疑,为什么没有见到赵云的身影?是不是真的被“藏”起来了,以便保留实力?
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之后,袁绍和公孙瓒秘密计划联合攻打冀州的韩馥,他们约定了若事成,便平分冀州。但事后,袁绍却背信弃义,将前来索要账目的公孙越杀害,从而导致两人的关系紧张,最终爆发冲突。
公孙瓒最终败给了袁绍,被迫披头散面地逃跑。在千钧一髮之际,他得到了文丑追击时的救赎。这次相遇让赵云跟随起步,与公孙瓒同行。
《三国演义》这样描绘了这一幕:“文丑直赶到公孙瓚出阵后,瓚望山谷而逃。文丑骤马厉声大叫:‘快下马受降!’ 瓚弓箭尽落,头盔堕地;披发纵马奔转山坡;其马前失,瓚翻身落于坡下。文丑急捻枪来刺。忽见草坡左侧转出一个少年将军飞马挺枪直取文丑。”
当那少年扶上坡去,看着他时,那少年生得身长八尺,有浓眉大眼、阔面重颐、威风凛凛,与文丑大战五六十合胜负未分。当赵云部下的救兵赶到时,文丑拨回马去了。那少年不再追赶。
赵云问他姓名,那少年欠身回答:“某乃常山真定人也,我姓赵名云字子龙,本为袁绍辖下的士兵。我因看透了他无忠君救民之心,所以特意投靠别家,不想在这里巧遇。” 公孙瓒听闻非常高兴,便同归寨整顿甲兵。
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当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的时候,赵云还不属于公孙瓒麾下。在此之前关于赵云究竟是在哪里,以及他在忙些什么的问题,也就自然解答啦。如果说他曾经是袁绍手下的士兵,那么即使没有出现,也显得格外重要,因为 袁绍对出身的人物极为重视,这样的话,对于像赵 云这样的勇猛人物来说,或许会很难得到机会发挥。而另一种观点认为,他并非真正属于袅紹的手下,而只是生活在他的管辖区内。在《三国志》中记载,“本属公孟缄”,说明最初确实在敌对势力的控制区域内,但后来才投靠到了元帅麾下。而《传记》则进一步揭示,“遂与缄征讨”,表明尽管居住在那个地区,但由于他的忠诚和正直,是因为看到元帅更能行仁政,所以选择加入他们的行列。这就是说,在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期间,只要你不是直接隶属于某个势力的指挥官,你就不能算是那里的成员,即便你的家乡或许就在他们所统治的地方也是如此,因此我们可以推断,当那些英雄们携手一往无前的时候 赵 云仍然是在准备自己的一番作为,不论是在家乡还是其他地方,他一定是在以一种方式展现自己的忠诚和勇气。这也是符合他的性格特点——既可以上阵作战,又能保持独立自主,一旦发现有贤明领导者,就不会犹豫选择跟随。这也就是为什么后来他能够成为刘备的大将,并且获得人们尊敬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