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琴的传奇人生:从“末代皇帝”溥仪第四位妻子到新中国的社会活动家

1945年8月,李玉琴随溥仪逃往通化大栗子沟,后经历10个月的流离失所,最终在1946年6月回到天津溥修家的生活。1953年,她回到长春娘家,继续寻找溥仪下落。在新中国成立后的教育和帮助下,李玉琴摆脱了封建家庭的束缚,并开始参与社会活动。1956年,她在长春市图书馆工作。

1955年夏,李玉琴前往抚顺战犯管理所见到了分离十年的溥仪,但最终在1957年5月与他离婚。同年,与吉林省广播电台工程师黄毓庚结婚,他们育有一子黄焕新。此外,她还担任名誉教授,在吉林省交通学校教授历史课。

晚年的李玉琴活跃于社会各界,为国家希望工程、体育馆建设以及灾民捐款做出贡献。她还将宫廷文物捐赠给伪满皇宫博物院,被誉为“经年砥砺芳百世,一生沧桑琴断音”的社会公正评价者。

2001年4月24日,李玉琴病逝于长春,享壽73岁。2005年8月10日,其纪念墓雕揭幕仪式在长春息园名人苑举行。

人物轶事

福贵人的传奇故事:

谭玉龄去世后,溥仪再次提议结婚,并提供多张日本女生的照片供他选择。但由于害怕私生活被揭露,他推迟了结婚。这时,从60多张学生照片中,他选中了15岁的李玉琴,因为她的天真、单纯和幼稚让他感到满足。

作为福贵人,被册封为“福”,溥仪说:“遇到不吉利的事情,用你的福就可以克住了。”然而,这份所谓的“福”并未带给她幸福,而是导致她的一生充满曲折和挑战。

出身贫苦但入宫后常被看不起,她必须遵守21条规定,无条件地服侍溥儀,不得有独立思想或情感表达。在佛前立誓后焚烧这些规定,让她承担终身义务。

战争结束后,在苏联期间失去了自由,更是在回国后的五年的时间里,被迫像奴隶一样生活于清室遗老之家。她要求出去工作,但遭到拒绝,只能靠织毛衣度日。

经过扫盲班学习并参加工作之后,她明白了许多道理,并最终在1957与溥儀离异。当时的他正在接受改造。在离开这段艰难的人生之后,她重拾幸福,与一位广播电台工作者结成美满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