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伯,亦称风神、箕伯,是中国古代的天神之一,人面鸟身,掌管八风消息,通五运之气候。其信仰起源甚早,在《周礼》中被列为祀典中的重要神祗。
根据历史记载和民间传说,风伯的形象在不同的时期有所变化。在楚地,一直自古以鹿身雀头的怪兽飞廉为风伯。而在中原一带,则信仰的是星宿型的风神。在南方,一些地区则崇拜着带羽翼或是鸟形的飞廉。
据《水经注》,飞廉曾是纣王的臣子,以善于行走而效力。周武王打败纣王后,他殉国,被天帝感动,用石棺掩埋,并使他成为风神。此外,《楚辞·离骚》中也有提到飞廉作为前驱兮,与望舒并列。
秦汉以后,由于道教吸收了这一信仰,将二者统一,并由民间人格化,最终形成了“白须老翁,左手持轮,右手执扇”的固定塑像。这种形象在道教宫观中也常见,如《云笈七籤》称 风神名吒,号长育,而《三教源流搜仙大全》卷七则将 风伯 神为飞廉描述。
对風伯 的奉祀,也从秦汉时就已经列入国家祀典。在唐朝时,其生日被定为十月初五日,并且要「诸郡各置一坛」,与王同祀。这表明風伯 在当时社会中的地位非常高,对农业生产影响巨大,因此受到历代君主虔诚祭祀。
然而,不同地区的人们对于風伯 的认知和崇拜方式有所不同。在江南,有孟婆这样的南方風神,她因能引来大雨而受人们尊敬。而北齐时期,便出现了一种新的形式,即孟婆发怒会引起强烈的大风,这让她成为一种令人敬畏但又有些恐惧的人物。
总体来说,无论是在哪个时代或者哪个地方,对於風伯 的理解都是一种文化现象,它反映了人们对于自然界力量的一种认知和对抗,以及对生活环境变化的一种适应与顺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