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片宁静的1796年歌廷根大学夜色中,一个19岁的数学天才少年独自一人面对着三道布置给他的数学题。前两道题目如同往常一样,在他手下轻松完成,而第三道则不同,它是用圆规和无刻度直尺构造出一个正17边形。少年初时以为这是导师对他日常题目的挑战,但随着时间流逝,他发现这不仅难以解开,更是超出了他现有的知识体系。
困惑与挫败交织在少年的心头,他却并未放弃。在坚定的意志驱使下,他拿起工具,不懈地尝试各种思路,最终在黎明破晓之际,成功绘制出了这个古老难题的答案。
当他向导师展示自己的成果时,内心充满了歉疚和悔恨。他认为自己没有按期限完成任务,因此辜负了导师的期望。但当导师接过作业,一看就惊讶得说不出话来,这份震惊与激动让青年有些迷惑。
“这是你自己做出来的?”导师颤抖的声音里透露着敬畏和赞赏。青年点头回答:“当然,但是,我很笨,竟然花了整整一个通宵才做出来。”而实际上,这个通宵解决的问题,其实是一个有两千多年历史、曾经让阿基米德和牛顿都无法解开的问题。
就在那一刻,导师意识到这个孩子不是一般的人物。在现场重复一次实验后,他高声称赞:“你知道吗,你解开了一道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数学悬案!这一切都是你的智慧所致。你真的是天才!”从此之后,那个名字响彻学术界——卡尔·弗里德里希·加斯,即我们熟知的小小数学王子高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