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听爷爷讲的屈原背水而战
小时候,我总是喜欢和爷爷聊天。每当夏夜里的风吹得树叶沙沙作响,或者冬日里雪花飘落时,我们就坐在火炉旁,围着一盆冒着热气的红糖水。我喜欢听他讲故事,他的口音浓重,每个字都带着岁月的沉淀。
有一次,爷爷给我讲了一个关于屈原的小故事。屈原是一个古代的人,他因为忠诚和正直,被自己的国家赶出了家门。他流离失所,在野外生活,但他的心仍然留在那个远方的地方,那个他曾经为之奋斗过的地方。
“你知道吗?”爷爷用一种神秘的声音说,“据说屈原最后一次回到自己故乡的时候,是在春秋时期。当时楚国正处于动荡不安之中,而他则选择站在岸边,用一把小刀挖出了一条宽广的河道。这条河道,就是后来的汉江。”
我惊讶地看着这个老人,他眼中的光芒仿佛穿透了千年的历史。在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一位身披长袍、手持小刀、面对无数敌人的英雄。他为了保护自己的国家,不惜一切牺牲,即便是在绝望之中也依旧不放弃。
“为什么叫‘背水而战’呢?”我好奇地问。
“因为,”爷-grandpa 给我的解释很生动,“当时候局凶险,援军难以到来,只有孤军奋战,这就是‘背水而战’。”
我想象着那个场景:一个人站在江边,看着眼前的河流,它似乎成了唯一可以依靠的情感与记忆的载体。而那个人,却是一位已经被世间抛弃,却又坚守至死的人物——屈原。
听到这里,我心里充满了敬意。虽然时代变迁,让我们无法真正了解这位伟大人物的一切,但通过这样的传承,我们能感受到一些东西,比如勇气、忠诚,以及对理想不渝的执著追求。我深知,无论时代如何变化,这些品质都是永恒不变的人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