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经历

黄帝(The huangdi;Yellow emperor),公元前2717-前2599年。黄帝诞辰是农历三月初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为中华民族始祖,人文初祖,中国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少典与附宝之子,以姬为姓,有土德之瑞,尊称黄帝。

《史记·五帝本纪》载:“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而蚩尤最为暴,不可伐。

炎帝欲侵陵诸侯,而诸侯咸归轩辕。在三年中与蚩尤战九仗,都未能获胜。大将风后、力牧辅佐下,在阪泉之野与炎帝战于最后一役,大战之后得其志。

据大量的历史记载和文物佐证,他统一天下、奠定中华、肇造文明,被后人尊为中华人文始祖。他降于轩辕之丘,即位于有熊,是汉代新郑北关建有轩辕故里祠的地方。在他即位的那一年,即公元前2698年,他20岁。此推算出他出生于公元前2717年。

传说他一生下来,就显得异常的神灵。15岁便能说话,还无所不通。当他成为氏族首领时,有熊氏势力得到迅速发展,并形成一个独立的黄帝部落。在从姬水向东发展过程中,他继承了神农以来的农业生产经验,将原始农业发展到高度繁荣阶段,使本部落迅速发展壮大。他发明了轩冕,所以被称作轩辕。

统一华夏

在炎帝、黄帝、蚩尤鼎足而立的情况下,由于炎军败退向北求救于黄主,而黄主则集结兵力,与蚩尤决战。这场战斗十分激烈,但经过风后的辅佐,最终成功擒杀了蚩尤,从此统一了中原各部落,并建立起自己的政权。在涿鹿上取得胜利后,他率兵进入九黎地区,与天下诸多部落会合,在泰山之巅举行封禅仪式,为自己立下了一份至高无上的地位,这也是对先贤的一种祭祀,以及对自然界的一种敬畏和感恩。

治国有方

在统一华夏之后,他制定国家职官制度,如云命中央职官管宗族事务的称青云,一直大监负责监督天下的所有地方。他任命风后等作为治民的大臣,同时还经常封祭山川鬼神,以蓍草推算并制定历法。这对于当时的人类来说是一项极其重要且复杂的事业之一,因为它帮助人们了解日夜之间流逝时间以及季节变化,从而进行更有效率的地耕作工作。

他的功绩之一是“艺五种”,指的是黍稷菽麦稻五谷。他使当时原始农业取得进步,使得粮食生产更加丰富稳定。此外,他还促进文化交流,让不同的地区间能够互相学习、彼此融合,加强合作,从根本上促进社会经济文化水平提升,这些都是人类社会历史上的重大飞跃之一。

晚年乘龙升仙

到了晚年,他发明了鼎,并且制造出了第一口铜鼎,那时候突然有一条金色的龙出现,它带着威武眼光和闪耀银光般长长须巴降临,将整个天空笼罩起来。那只龙缓缓靠近他,用温柔的声音告诉他:“我是由天派遣来送你去见我的,你们这些臣子多保重,再会。”

群臣都希望跟随着他们伟大的领导者一起前往,但那只龙却让他们摔下来,只有少数几个人成功上了龍背。一路上,那只金色龍带着黃帝飞越雲霄,最终消失在雲雾之中留给群臣一个永恒的问题——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像黃帝一样走完生命旅程一样伟大吧?

其他成就

除了以上提到的成就外,还包括文字、音乐、历数宫室舟车衣裳指南车等方面也有许多创新的发明和制作,如尧舜禹皋陶伯益汤等均被认为是他的后裔,因此也被奉为中华民族共同始祖。不过关于这些人物是否真的存在仍然是一个争议问题,其实质可能更多体现的是一种象征性的意义或价值观念反映出的某种时代精神或信仰体系中的角色设定。但无论如何,这些名字对于中国人的身份认同具有深远影响,也一直以来都是我们自豪传颂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