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战前夜,奥匈帝国的皇帝弗兰茨·约瑟一世被视为世上最悲惨的人之一。他的弟弟马西米连诺一世在墨西哥被枪杀,60岁那年,他唯一的独子鲁道夫殉情自尽。69岁那年,他的妻子茜茜公主在瑞士遭遇刺杀。85岁那年,他的侄子兼继承人斐迪南大公也在萨伏依遭到刺杀(这触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一生中,老天子的亲人不断离去,最快乐的一刻,或许是儿子的自尽,那是他生命中唯一出色的希望。
茜茜公主是一位活泼开朗的人,而约瑟一世则显得呆板,他们婚后的感情没有太多交流。至于侄子斐迪南大公,他违背了约瑟一世的意愿,不顾老天子的反对嫁给了一位平民女子,这让老天子感到极度沮丧和绝望。而只有鲁道夫,没有能力超越家族中的坎坷。那麼身为皇储的鲁道夫為什麼沒有開口呢?
第一点,是鲁道夫的情感生活遭到了约瑟一世严格控制。他从小接受宫廷教育,对待一切事务都表现出一种贵族气质,无论是工作还是休息,都保持着极高的标准。他每天至少工作12个小时,并且坚持洗冷水澡,只为了身体更加强健。在睡觉时,也不眠床,而是躺在地板上,就像随时准备出征一样,以提醒自己始终保持警觉。
别人说他练习了8种语言,这显示他是一个聪明勤奋、自律严格的人。但这个家庭有一个宽广而又深重的问题,那就是过分遵守礼节,从未放松笑容。一旦有人试图逗笑约瑟,一般会得到“如同牛奏琴”这样的回答。这就说明活泼开朗的茜茜公主嫁给了他之后,两家的性格完全不搭配,所以感情压根没有好转,即使后来她生下两个女儿,但这并没有改变约瑟对她的态度,因为他的心早已死寂。
这些都是影响鲁道夫情感生活的一个因素。当初,他曾期待逃脱枯燥无味的人生,但却被父亲安排好了一个婚姻。他和母亲之间更相似的是他们共同喜欢自由和轻松,而不是像父亲那样拘束。但当他们仅有的孩子降临后,两人的感情已经无法回头路可走。
第二点,是鲁道夫可能患有抑郁症状。在他们之间充满了难以言说的隔阂,当他们的小孩出生后,他们俩的情感再也找不到共鸣之处。鲁道夫开始沉迷于酗酒和寻欢作乐,与斯蒂芬妮王妃产生了一段不轨关系,这让他的父亲非常愤怒,但即便如此,也没能阻止这件事发生。
第三点,是关于国家政策上的立场完全相同。当初,虽然鲁道夫本身并不贪婪游荡,只是在受过严格教导之下成长,因此即使治国也不乏独到的见解,比如倾向于与法国建立友好关系,而不是与普鲁士。这一点与他的母亲不同,她倾向于跟普鲁士交好。而对于处理匈牙利问题,上面也有不同的看法:女亲约瑟更倾向于采取强硬手段,而魯道芙則認為應該更加理解匈牙利人民。因此尽管两人外表上协调无间,却存在很大的分歧。此外,由於魯朵福並非僅有的繼承者,這一切對於約瑟來說似乎無關緊要;然而當父親去世時,由於約瑟只剩下短短幾個月時間左右時間留給兒子來掌握政權,這種變化讓許多事情變得不可避免。此時,如果這樣的事情發生,你會如何看待?
总结:魯朵福之死带来的影响巨大。当魯朵福去世後,約瑟隨即過去了,在此之前,他只好将侄兒斐迪南擔任為新的大統領。但就在這個時候,因為約瑟病倒,又開始干預斐迪南的大婚問題,最终導致斐迪南與一個平民女子結婚,這成為了一個著名的事例——王子的故事與灰姑娘。在這場戲裡,一切都按照預定的劇本進行,不幸的是,這場戲最後以悲劇收場。在薩伏依的一次旅行中,被刺殺身亡,使得整個家族陷入痛苦與混亂之中,即使德國急切地試圖調停雙方,並最終導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而就在這些事件發生的同時,大統領仍然坚持自己的立场,用盡所有手段阻止任何可能威脅到自己權力或影響其政治理念的事情進行下去。我們可以看到,在這些事件中,每個人都處於一個極端困難的情境,但是他們仍然堅持自己的選擇,我們是否能從他們身上學習一些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