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胥,又称华胥氏,是一位在上古时期母系氏族社会中占据重要位置的部落女首领。她是伏羲和女娲的母亲,亦是炎帝和黄帝的远祖,被誉为中华民族的始祖母。在《春秋世谱》中记载,她生男名伏羲,生女名女娲。而《国语·晋语四》注释中的《世本》则提到她是曾祖母 华胥氏,对于华胥这一人物,在古代文献中留下了不少记载。
关于华胥的生地考证,一直以来都有不同的说法。有些文史专家认为她出生于华胥国,有些则认为她可能出生于雷泽或九河之洲。然而,经过长时间的研究,最广泛接受的是她的故里在今陕西蓝田县华胥镇孟岩村,并安葬于此。这个地区在历史文献中的记载详细而可靠,因此被多方认同。
除了这些文字记载外,还有许多传说和神话围绕着华胥的人物形象展开。例如,《列子》、《庄子》等书籍中提到“赫胥氏”,即“华 胎”。这里,“赫”与“花”都是指植物顶端余燃火光,而“花”字又含义丰富,如美好、光彩、声色、风采等雅称。
至今,西安市文史研究馆的一位学者张中和认为,大量史料及遗物佐证三皇时代之部落中心即为华胥国。而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的一位学者张新斌则指出,作为以母权制代表的人物,即中华人文母祖,是中华民族前 华夏民族重要源头之一。
关于感应受孕的情节,也有很多不同的描述。在一些古籍如《帝王世纪》、《太平御览》卷七十八引《诗纬·含神雾》,以及其他多种文献,都记录了華 胎履巨人足迹而感应怀孕并生的故事。这一传说通常描绘成一种祥瑞之事,以示其非凡的地位与身份。
最后,由於劳累與臨近產期,不得返回原居所,便在甘肃秦安县(当时称成纪)给予分娩诞下伏羲。这便解释了為何華 胎既居於華渚,又能在秦安縣诞育伏羲。此後,她又怀孕再次给予分娩诞下女娲,这对两人的东迁也有直接关系。而随后,她年迈后便回到原居处,在那里去世并被埋葬,该地点也成为先民祭祀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