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结束后,国内掀起了壮阔的自力潮流,许多殖民地人民通过各种方式抵抗各类束缚和国外侵略。印度的自力运动尤为显著,它采用了一种独特的和平抗争方式。其中最著名的是圣雄甘地提倡的“非暴力不合作”和“绝食”的抗议手段。
甘地坚信通过非暴力的方式来抵制英国殖民统治,他鼓励人民采取总罢工、抵制英货、拒绝纳税等形式进行无暴力的斗争。这一思想的核心在于排除暴力,并且具有强烈的地层范围性,对于那些超出非暴力范围的人民行为持反对态度,有时甚至遭受英殖民政府的打击,但这并没有完全阻止人们追求自由。
尽管如此,“非暴力不合作”思想在印度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被人们尊称为“国父”,深受国民敬仰。甘地的一生中有记录的大概18次绝食,每一次都有不同的原因。他第一次绝食是为了1913年的一个事件,一位年轻妇女与两个男子因爱情纠纷而死,这个悲剧激动了44岁的甘地说:“我必须用我的身体表达这个痛苦。”他持续绝食7天,又延续到4个半月,只吃一次饭。
1933年,当英国当局实施严厉政策时,甘又使用绝食作为一种武器,以期能以这种方式感化仇敌,让英国人放弃对印度的殖民主义统治。在后来的克什米尔地区争议事件中,甘也采用过这一策略……各种情况下,绝食策略虽然效果有限,但从根本上看,甘的地位是公正而伟大的,没有是为了自己的头脑,而是为了解放人民、恢复社会秩序,便是为了谋求民族解放与国家独立。
因此,在印度人的心目中,甘地拥有崇高的地位,这种影响同样成为他能够提出“非暴力不合作”、“绝食”的“底气”。然而,如果仅仅依靠国际影响,无论如何大,这些概念离开了国内具体情况激烈变动的情况支持,即便易成事实,也未必利于国民真正获得自由沉淀。这就是为什么,在讨论这些活动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历史背景,比如说英国被称作“日不会落帝国”,以及它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的崩溃过程,以及随后的全球政治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