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桥,字镜天,原名高明海,化名苏然、徐文良。1916年出生于吉林省密山县(今黑龙江省密山县),自幼聪颖过人,以其坚定的抗日信念和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为中华民族的解放战争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家乡沦陷。在这片被侵占土地上,他决心弃文从武,与党同甘共苦。他投考黄埔军校洛阳分校,并在那里接受了严格的军事训练。在那段艰难岁月里,他深刻体会到一个东北青年只有通过抗日救国才能找到生的意义。

随后,他加入中国工农红军,并历经多次战役,最终成为冀东地区抗日联军五总队副参谋长、五中队队长,以及冀东军分区十三团一营营长。在一次伏击战中,他率部成功击毙了数十名日本侵略者,并缴获大量武器弹药,这场战斗不仅增强了他的声望,也让他在民众中赢得了广泛尊敬。

1941年4月,再次率部伏击日伪当局3辆车辆,将敌官兵60余人击毙。这两次胜利使他成为了冀东地区最受欢迎的人物之一。

随着时间的推移,高桥继续展现出他的勇敢与智慧。他领导部队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进行游击作战,不断打击敌人的补给线,使得敌人食衣不安。尽管面临着无休止的大扫荡政策,但他始终坚持斗争,不畏牺牲,最终因一次战斗中的英勇牺牲,被誉为英雄烈士。

高桥的事迹激励着无数人走上抗争之路,其名字成为了光荣与忠诚的象征。宁城县老西沟村更是因为他的英勇而改名为“高桥村”,以纪念这位不屈不挠的爱国者。而内蒙古宁城县天义镇北松林下的石碑,则是对他壮志未酬生命早逝的一种永恒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