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发凤:琼剧巨匠生平事迹

吴发凤,17岁时回家乡,从小贩转行至“发字”科班学习,为班主做杂工,逐渐学艺。随后离开“发字”科班,跟随农村班子唱花旦戏,但因嗓音粗糙调阔而改唱老旦。其演出的《西厢记》、《卖胭脂》等剧大受欢迎,与清末民初的莫发莺、大眼鸟等名伶齐名。

艺术成就方面,清光绪二十六年开始搜集民间佚事编纂提纲戏,被尊为各大名班常聘的开戏师爷。在五四运动期间,他编写了赞颂孙中山、黄兴等人的琼剧,并在海口成立琊崖优伶界工会,当选主席。他创办了琊崖土戏改良社,对改革琼剧起到了重要作用。

吴发凤不仅搜集并改编了一批传统旧脚本,还创作了《秋瑾殉国》、《林兰香弄嫂》、《继母泪》等一批剧本,对推动新风气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在日军侵占海南期间,他携带家眷逃往西营,以经营泥版印刷剧本为生。

他的一生献给了琼剧事业,一共创作、改编、移植古装和时装(文明戏)剧本121册,其中74个是时装戏,是琼曲史上唯一的多产剧作家。他的作品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是中国近现代话剧发展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