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曾是苏联建立者和第一位领导人,他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列宁主义理论。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尊称他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和领袖”。然而,关于他的死亡,一直存在着许多谜团。
1918年1月14日,在彼得格勒的一次演讲后,列宁遭遇枪击事件,这是他多次遭遇暗杀行动之一。在一次暴力射击中,一位名叫普拉廷的人保护着列宁,而自己却受到了重伤。尽管这起事件未能抓捕到枪手,也未能确定幕后的真凶,但有证据显示组织这一行动的是沙科夫斯基公爵。
不久之后,又有一次刺杀尝试发生。这是在1918年8月30日,当时在莫斯科郊外的一个工厂,他对工人进行演讲后刚准备上车,一位女性突然与其交谈,并用勃朗宁枪向他开火。一发子弹击中他的左肩,再一发穿过颈部并可能打入胸腔第三发则命中的是一位正在与他交流的女性。随即倒地不省神志。当意识恢复后,他拒绝就医,因为担心会有下一次暗杀机会。他被迅速带往克里姆林宫。此次攻击给他的健康带来了严重影响,有些人认为这可能导致了晚年的中风。
对于这个事件,最广泛接受的是女刺客卡普兰(芬妮·耶菲莫芙娜·卡普兰)是罪魁祸首,她几乎是个瞎子。但事实上的情形并不简单。历史学家们长期争论是否有人为此背后操纵,他们推测包括布哈林等高层人物。而且,由于当时的情景混乱,没有目击者能够清晰描述真正的情况,只有巴图林冷静地搜查了她而没有发现任何可疑物品。
尽管如此,对于是否真的有人策划或参与刺杀行为仍然存在不同看法。而最终被定罪并执行死刑的就是卡普兰。她几乎完全失明,但她的视力没有完全恢复,这也引起了一些质疑,即使她确实在场也不太可能准确射击。她的名字成为了一个传奇,同时也是苏维埃政权内部政治斗争的一部分,而她的身份、动机以及所扮演角色的真相依然是一个谜团。
今天,大多数俄罗斯历史研究人员相信卡普兰就是刺杀者的真凶,她是右翼社会党委派的人员。但也有其他一些学者提出不同的观点,他们根据自己的研究资料和证据认为,实际上刺杀行动并非由她直接进行,而且由于她近乎盲目的状态,她无法正常射击这些学者甚至提出了更加激进的假设,即这种事件成为后来的“克里姆林宫大审判”的导火索。不过,无论如何,这个案件成为了20世纪最大的秘密之一,也成为了俄罗斯历史永恒的谜题。